我院開展高明區(qū)首例經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
文字來源: 發(fā)布日期:2012.05.25 瀏覽次數(shù):
我院開展高明區(qū)首例經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 作者:賴勇強 文章來源:外一科 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多用于回盲部、升結腸腫瘤的根治性治療,因為解剖復雜,手術難度大,技術要求高。與開腹右半結腸切除術后患者的情況相比,前者鎮(zhèn)痛要求少,手術切口明顯縮小,術后康復快,并發(fā)癥與開腹手術相似,但發(fā)生率低。腹腔鏡行根治性右半結腸切除術遵循與開放手術同樣的腫瘤根治性原則,即腫瘤與周圍組織的整塊切除、腫瘤不接觸原則、足夠的切緣、徹底的淋巴結清掃,因而,在臨床上得到越來越多的推廣。近日,我院外一科成功開展經腹腔鏡右半結腸切除術,報導如下: 患者賴××,為中年女性,因轉移性右側腹疼痛36小時于2012月05月急診收入院,彩超檢查右下腹未見明顯腫大闌尾,查體右中腹壓痛明顯,反跳痛(+)。診斷為腹痛查因:急性闌尾炎?經梁偉新主任醫(yī)師向患者及家屬詳細告知病情后,決定行腹腔鏡探查術。手術中探查,見盲腸近系膜側有一約4cm×4cm×6cm大小的腫物,與盲腸腸壁緊密粘連,活動,腫物周圍及腸系膜淋巴結未見明顯腫大。術中考慮盲腸腫物,未排外結腸惡性腫瘤可能。因在夜間,無法取得術中組織活檢,且腫瘤較大與盲腸粘連致密,再次向患者家屬告知術中情況后,擬行右半結腸切除術。 手術簡要經過:①超聲刀于盲腸及升結腸內側系膜解剖、顯露、結扎及離斷回結腸動、靜脈,沿Toctor's 間隙向外分離?;孛げ客鈧惹虚_側腹膜,與內側切口連通,游離升結腸至結腸肝曲及部分橫結腸。②于下腹做一5cm長的橫切口進腹,將游離好的回盲部及升結腸盡可能提出腹外,切斷距腫物近段8cm 處回腸及距腫物遠端6cm結腸肝曲?;啬c末端與橫結腸近端行端側吻合。③縫合下腹部切口,重新造氣腹,在腹腔鏡下關閉系膜缺損,放置引流并縫合腹壁小切口后,完成手術。 患者術后應用胃腸減壓,預防感染、補液支持等治療,術后7天進食,切口愈合后拆線,按期出院,其間無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