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貧日——關注地貧,篩診治并重
2024年5月8日是第31個“世界地貧日”,今年的主題是“關注地貧,篩診治并重”。
當天,我院婦產科黨支部在婦幼院區(qū)開展“關注地貧 篩診治并重”義診咨詢活動,當天共為100多人次提供服務,并派發(fā)相應的宣傳單張。旨在通過活動,倡導科學防控地中海貧血,引導新婚和準備懷孕夫婦注重地貧篩查、產前診斷和遺傳咨詢,促進地貧患者早診早治和規(guī)范健康管理。
我院高度重視地貧篩查工作,在日常的診療活動中不斷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對地貧的認識和重視程度。去年,我們共為3800位符合條件的人員提供免費地貧篩查,今年至今已累計為1500余人提供免費地貧篩查,全方位提高地貧篩查的覆蓋率。
什么是地中海貧血?
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又稱海洋性貧血、珠蛋白合成障礙性貧血,因最早發(fā)現于地中海沿岸國家而得名。地中海貧血是一組遺傳性溶血性貧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地貧基因)的缺陷使血紅蛋白中的一種或幾種珠蛋白肽鏈合成減少或不能合成,導致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改變,繼而引發(fā)慢性溶血和貧血。
什么是地貧基因攜帶者?什么是地貧患者?
地貧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多數人攜帶有缺陷的地貧基因但不表現出臨床癥狀,被稱之為地貧基因攜帶者,主要包括靜止型α地貧、輕型α地貧和輕型β地貧。
地貧癥狀有哪些?
靜止型或輕型地貧:沒有明顯癥狀或癥狀輕微,不影響日常生活與工作,但可能會將異?;蜻z傳給下一代。
中間型地貧:臨床表現差異很大,會有不同程度的貧血、疲乏無力、肝脾腫大以及出現輕度黃疸,重者需要定期輸血和排鐵治療。
重型地貧:重型α地貧胎兒多在孕晚期出現水腫綜合征,可能胎死宮內或出生后死亡,甚至危及孕婦生命。重型β地貧患者出生時一般沒有臨床癥狀,通常在出生3至6個月后開始出現逐漸加重的貧血,伴有面色蒼白、肝脾腫大、黃痕、發(fā)育不良等。
地貧是基因缺陷導致的遺傳性血液病,只會遺傳,不會傳染。
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擁有兩組正常的珠蛋白基因,一組遺傳自父親,另一組遺傳自母親。假如父母染色體上攜帶這種異?;颍蟠陀锌赡苓z傳這種異?;?,也就有可能患上地貧。
如何預防和及早發(fā)現治療地貧?
地貧預防采取三級預防策略。一級預防是通過婚前孕前優(yōu)生檢查,及早發(fā)現夫婦雙方地貧基因攜帶狀況,針對性制訂孕育計劃,預防地貧的發(fā)生;二級預防是實施產前診斷和遺傳咨詢,明確胎兒地貧基因類型,避免重型地貧兒出生;三級預防是開展新生兒疾病篩查,促進確診地貧患兒早診早治。
地中海貧血難治可防,婚前、孕前及產前檢查可有效防控地貧
目前地貧尚無藥物和成熟的基因治療方法,輕型地貧無需特殊治療,中重型地貧患者需要定期輸血和排鐵治療維持生命。地貧雖難治但可防,在地貧高發(fā)地區(qū)(廣東、廣西、海南)開展婚前、孕前及產前優(yōu)生檢查,通過醫(yī)學干預措施阻止重型地貧兒出生,是防控地貧最有效措施。
1.新婚夫婦應自覺參加免費婚前醫(yī)學檢查。
2.未做過地貧篩查的夫婦,在女方懷孕后,夫婦雙方應同時做地貧篩查。
3.若夫婦一方或雙方的地貧篩查結果為陽性,建議雙方應全都進行地貧基因診斷。
4.夫婦為同類型地貧基因攜帶者,女方懷孕后還應及時做胎兒的地貧產前診斷,針對有孕育重型地貧胎兒風險的孕婦實施終止妊娠干預措施,避免重型地貧兒出生。(產科 雷維)
關注地貧,篩診治并重。地貧防控工作任重道遠,要實現精準脫“貧”,需要我們攜手共進,將地貧防控知識傳播出去,讓更多人了解地貧,重視地貧的篩查、產前診斷和遺傳咨詢。高明區(qū)人民醫(yī)院可為廣大市民提供新婚和計劃懷孕夫婦免費地貧篩查及后續(xù)基因檢測、產前診斷等服務。